妙趣横生的拆字联

2019-11-25 │ 原创文章

 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中,有一种根据汉字结构特点把文字拆开,又巧妙地组合在有一定意义的语句中的拆字联,以其巧夺天工,妙趣横生而广为流传。

  明代蒋焘,自幼才思敏捷,能文善对,被誉为“神童”。有一次,他父亲的一位朋友慕名来访,言谈中出一上联:“冻雨洒窗,东两点,西三点”,蒋父一听,顿觉此联制作精妙,但一时对不上来。蒋焘正巧切好西瓜给客人端来,灵机一动,对出下联:“切瓜分客,上七刀,下八刀”。友人闻听,拍手叫好,夸赞蒋焘才思敏捷。这是一难度较大的拆字联,上联中东字加二点是冻,西字加三点是洒,下联中“七、刀”构成切字,“八、刀”构成分字。

  明代洛阳才子文必正在一次庙会上,与吏部天官的千金霍小姐邂逅,见她姿容秀丽,遂生爱慕之心,但苦于无缘亲近,便卖身为奴进入天官府。一日,文必正以送花为名,向霍小姐倾诉实情。小姐久仰他的才名,但恐有误,出联试探。上联为“吏部堂中,一史不读枉为吏;”文必正不假思索,对出下联“天香阁上,二人叙情夫作天。”小姐闻后疑团顿消,禀告其父,征得同意,与文必正结成佳偶。这也是一幅拆字联,“一史”组成吏字,“二人”组成天字。

  明代大学士杨溥年轻时曾请求湖广石首(今属湖北)县令免除父亲的劳役,石首县令出一上联给杨溥:“四口同图,内口皆归外口管”,杨溥对出下联:“五人共伞,小人全仗大人遮”。这是一幅一语双关的拆字联,繁体的“圖”字中有四个口,“傘”字中有五个人字。上联的意思是说在辖区内的当地人都归他这外来的县令管,谁也得服从。下联则是婉转地请求通融、庇护。

  清代著名思想家、文学家魏源,聪慧过人,9岁时就参加县城的童子试。临考前老师有些不放心,出联试曰:“闲看门中月;”魏源听后,见墙上挂有一幅“春耕图”,便马上对出下联:“思耕心上田。”上联的“门中月”即繁体“閒”字,而下联的“心、田”二字合起来是思字。

  有的拆字联,在一联中同时拆很多字。相传有几位文人外出踏青,见一岩缝中有一棵枯死的树,一人就吟出上联:“山石岩上古木枯,此木为柴”;另一人见远处泉边有一姑娘正对着泉水映影,并往头上插花,触景生情,对出下联:“白水泉边女子好,少女真妙”,众人齐声赞好。这一幅对联中就拆了6个字:岩字拆为山、石;枯字拆为木、古;柴字拆为此、木;泉字拆为白、水;好字拆为女、子;妙字拆为女、少。真是巧夺天工,妙趣无穷。

妙趣横生的拆字联

查看更多原创文章相关内容,请点击原创文章
推荐访问: